养老服务网客服热线:400-127-6788

喊了几十年的养老地产,也该迎来曙光了

05-27

浏览量:134

纵观四大一线城市,除了深圳依旧“年轻”,北京、上海和广州的老龄化趋势都在逐年攀升。

其中,北京,截至2021年末,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比20.2%;65岁及以上占比14.2%。;上海,七普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占23.4%;65岁及以上占16.3%;广州,七普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就占12.35%,65岁及以上占8.58%。

辽宁、重庆、四川、江苏等的数据占比都早早地超过了14%!

1

同时七普数据显示,我国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64亿,占总人口的18.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91亿,占总人口的13.5%。

这个数据已经排到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第63、高于全球平均水平4.2%!

1

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提示一下,根据国际通行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即可划分为老龄化社会,达到14%即进入深度老龄化。

1

我国的老龄人口现状和趋势,无疑就已经指出了楼市的未来——瞄准老年养老市场。

很多人可能就要杠:中国的养老地产前前后后做了少说也有20年,现在不还是没什么水花?这个方向真的有未来吗?

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我国尤其是大城市的人口结构和人口趋势,都已明确养老是一个增量市场,一代一代人都会有老年需求。

有些机构甚至已经做过预测,到2030年中国养老产业的规模有可能超过20万亿元!

1

图片源自网络

经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养老消费与养老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测算的结果是:2050年我国老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8.52万亿元,年增长率达到9.74%。

20年,20万亿增长到48.52万亿!

先不说这个数据有没有水分和参考意义,最起码的这个老龄化人口基数和趋势,就证明养老是有搞头的,市场空间巨大。

所以说房地产做养老有没有前景,答案当然是有!甚至可以说这个蛋糕池子还会越来越大!此外,未来,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是很大的硬需求。

为什么?

一、国家已经在重视这个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适老化改造;补齐老年医学服务短板;加大社区养老配套设施建设力度;适当提高养老金标准;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

二、国家也推行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在推进养老护理员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这些都是在为以后的养老产业准备“周边”,都是在提前“铺路”;

三、以往常说的“未富先老”已经开始改变,随着60后步入老年,中国老年群体心态更加年轻、消费意愿更高,他们的住宅消费观念也逐步从基本的居住提高到品质。

5月18日,住建部官方宣布,把整治养老诈骗提上了日程。

会议指出,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要聚焦“整治商品住房销售中以养老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等涉诈问题隐患,以及违规在城市街面张贴养老产品宣传广告的行为”两项整治任务,有力推动整治任务落到实处。

此次住建部的整治工作,非常有必要,对于规范养老地产的项目营销、促进老年家庭理性看待房地产投资行为等,都有积极作用,也有助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但目前,国内的养老这块目前还是相对缺失的,目前数得上号的养老(养老院除外),除了杭州的绿城乌镇雅园、万科良渚文化村内的随园嘉树、北京的太阳城等,并不是很多。

而中国房地产协会的《2021中国养老与康养产业发展报告》指出,据统计,210家上市房企公司(2014年统计)中涉及养老产业的仅32家,这还是一个蓝海市场。

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整体缩量下行、商品房“普涨”时代结束。行业要向前发展,房企们一方面不得不转换赛道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也是不得不紧跟时代发展需要,这两者都同时指向了养老。

那些资金、资源整合、社区运营管理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如果视养老住宅为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能抓住这个窗口期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国式养老特点的服务体系……

那么,很可能就抓住了业务转型、收入结构以及增长模式转变的一个契机。

难以否认的是,传统养老地产模式存在不少问题。以前的养老地产,大多是出售型物业,而非自持和运营。无法深耕,无法真正掌握养老产业内在的逻辑,难以取得相应的利润回报。

用简单的地产思维做养老康养,一定会走弯路。地产属性太重,也一些地产背景的养老机构未做好的原因。如何通过产业链运营来做好养老项目,是如今不少企业关注的重点。


原文来源 : 企鹅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