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这份惊喜来敲门,“一个观众的剧场”把问候和祝福送到独居老人身边
09-07
浏览量:257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詹程开 通讯员 夏衍 徐静雯
一个观众的剧场。
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精美的服饰,没有熙攘的喝彩,有的,是纯洁的感情与用心的表演。
又是一年中秋将至,什么样的问候和祝福最温暖?
今年,杭州紫阳街道的社工与志愿者们选择用“一个观众的剧场”,送出一份纯真又珍贵的心灵礼物。
连着两天,他们走进位于上羊市街社区的3户独居老人家中,用入户表演的方式为老人们送上慰问。
两位参与表演的志愿者,今年都是50岁左右,一位自身拥有戏曲特长,一位本身就是文艺工作者。
表演的曲目有越剧《五女拜寿》,歌曲《感恩的心》,虽是清唱,但水准依旧在线。
“考虑到老人家里的特殊情况,我们在上门服务前先进行了解和沟通,根据老人的性格安排了服务内容,并且明确了入户时要注意的事项、探访活动的流程、与服务对象交流的技巧。”社工徐晓勤表示,像一些听力不太好,或者性格比较喜欢安静的老人,就不会安排上门演出,“更多的是选择那些非常渴望交流,又喜欢热闹的老人,他们会喜欢这种方式。”
王阿姨(化名),70多岁,独居,因为行动不便,多年来都只能在轮椅上生活,上楼下楼也很不方便,必须要在邻居的帮忙下才能完成。
王阿姨喜欢与人交流,只是很多时候,现实的无奈让她不得不望而却步。幸好,社区对王阿姨很关心,社工经常上门去看望她,陪着她聊聊家常,平日里生活才不至于太寂寞。
社区把“一个观众的剧场”这个消息告诉王阿姨后,她连连点头,天天在家里等待着这份“惊喜”来敲门。
终于,王阿姨等到了上门的社工和志愿者们。
“阿姨好,我们来看您啦!最近天气凉快了,人觉得舒服点了吧?”简单又亲切的问候,王阿姨连连点头,她接过了社区送来的冰皮月饼,脸上满是幸福。
“王阿姨,我给你唱一曲《五女拜寿》,你听一听是不是对味儿?”王阿姨听得很投入,特别是后来唱到《感恩的心》时,王阿姨有点动情,情不自禁鼓起掌来,眼眶都有一点湿润。
“平常一个人在家太安静了,这种热热闹闹的感觉真好,真想能够经常看到这样的表演。”王阿姨说。
据了解,“一位观众的剧场”项目是街道社工站联合亲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推出的一项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为辖区孤寡、空巢、高龄、残疾群体开展入户文艺节目表演、陪伴、心理咨询等活动,通过融入“音乐治疗”、“舞蹈治疗”、“社会支持”、“社区照顾”等专业理论支持和技术手段,满足老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及日常生活服务需求。
“目前我们还在进行初步探索和尝试,今后会根据不同老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节目定制。”紫阳街道公共服务办负责人表示,节目的形式也会更加多样化,包括诗朗诵,歌曲对唱,甚至打算邀请一些小朋友来跳跳舞,“让这种剧场的效果更加逼真,也让老年人的内心感受到幸福。”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