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20-2035),来啦!
05-24
浏览量:366
项目背景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适应南京市人口与老龄化发展趋势,建立符合南京特色的现代养老服务设施体系,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科学指导养老设施建设和管理,市规划资源局、市民政局组织编制了《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20-2035年)》。
服务对象与规划对象
本次规划范围为南京市全市域。
服务对象为全市域60周岁以上(含)常住老人。
我市养老服务现状
规划原则与目标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以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目标,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养老服务需求为核心,统筹考虑养老服务设施与其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协调与共享发展。
政府兜底,合力发展。明确养老服务业的特殊公益属性,坚持党委领导、政府兜底负责,坚持社会、市场、家庭合力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分类施策,差异发展。持续打造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针对全域各区实际情况,探索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城乡发展差异等情况,制定专业化、差异化的养老服务指标体系。
均等服务,协调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提高机构养老、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的衔接性,提升城市和农村养老服务的均衡性。
功能复合,开放发展。规范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实现使用充足、功能复合,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着力发展城乡养老服务设施网络。
规划按照南京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打造幸福都市的总体要求,形成养老服务为基础,适老、乐老服务为补充,医养和智慧服务为支撑的满足不同健康周期老年人多元养老需求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方案。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乐养相结合”,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的养老服务体系。
至2035年,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达到30张以上,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尽量满足城市新建小区全覆盖。
本次规划全市养老机构522处,总床位数9.03万张。规划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4061处,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提升设施品质。
养老机构布局
科学预测老年人口与养老机构床位总量,在统筹区内平衡、合理布局的前提下,挖掘可利用空间、适度打破权属壁垒,根据不同行政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调整设施配建标准,实现政府兜底、面向市场的养老机构布局。
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布局
南京市养老机构
规划布局图
南京市社区和居家
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布局图
规划引导
适老环境建设引导,加快推进针对适老环境的规划导则,重点引导与老年人活动关系密切的居住环境、交通环境和公共环境等空间领域的适老化环境建设,最大限度的为老年人营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智慧养老规划引导,建立全市完整的老人信息和养老服务数据库,实现全市养老对象和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动态化管理,打造“养老服务和资源管理双智慧平台”,促使智慧养老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急处置机制建设,针对疫情常态化,探索加强养老机构疫情防控缓冲区建设,实现连锁机构院与院、区与区之间空间统筹,各区至少明确1-2家公办养老机构,满足应急情况下老年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等特殊需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