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养老金企退和事退实现统一!差距缩小了?
06-10
浏览量:269
我们都知道,2022年养老金上调4%,7月底前各地会将增发的养老金补发到位。
好消息不止于此,在今年的上调通知中,有一条非常关键的信息您可能忽略了。文中提到:
“并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统一”。
对于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很多朋友不太理解、或者有误解,咱们一起解读一下。
1、调整办法统一≠调整金额一样
今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统一按照定额、挂钩和倾斜调整来进行,同一个省市里面、这三部分的调整规则不会有差异。
不过,这并不等于人人调整的金额一样。
2、比直接按比例上涨要公平
目前三步走的调整模式,比直接按比例上涨要公平,能防止高低收入者差距拉开过大。
我们简单举个例子计算对比一下:
刘大爷:
企退、3000元养老金、32年工龄
王大爷:
事退、6000元养老金、30年工龄
调整前相差:
6000元-3000元=3000元
假设今年某地定额调整55元、挂钩百分比1.5%,一年工龄价值2元,他们都不算高龄。
按比例上涨计算:
刘大爷上涨3000元×4%=120元
王大爷上涨6000元×4%=240元
调整后相差:
6240元-3120元=3120元
与调整前的差距:
3120元-3000元=120元
按定额、挂钩和倾斜调整计算:
刘大爷上涨
55元+3000×1.5%+32×2=164元
王大爷上涨
55元+6000×1.5%+30×2=205元
调整后相差:
6205元-3164元=3041元
与调整前的差距:
3041元-3000元=41元
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三步走”的调整方式,相比调整之前只增加了41元而已,比按比例上涨缩小了79元的差距。
所以,“定额、挂钩、倾斜”这三步走,真的可以防止差距扩大。
3、部分地区向企退人员倾斜
回望去年的养老金调整,有些地区明显照顾了企退职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山西省,在挂钩调整部分,与工龄挂钩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年工龄的单价只有1.1元、但是企业退休职工却有2元,相差了近一倍。
比如,同样40年工龄、事退只能涨44元、企退却可以涨80元。
还有北京、山东、河南这三个地区,也在一定程度上向企业退休职工倾斜了。
北京直接分档调整提低控高,山东是给年满特定年龄的企业退休职工更多倾斜,河南是针对1000元以下的低收入者多涨养老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hayyl@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